首页 > 农村资讯 >

春风不语,落笔成笺|银龄,亦是引领——青圆医普志愿服务队

2025-04-09 09:30 来源: 中国农村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及幸福感,加快基层健康三高“宣讲-筛查-建卡”模式落地实施,保障社区老年人健康快乐度过生命的每一天,青圆医普团队携手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四川农业大学健康行者暨青圆医普志愿服务队、成都医学院慈晏行志愿服务队、四川省牦小玖食品有限公司、西南医科大学青梦志愿服务队、成都市龙泉驿区平江路社区共同开展“健脑巧手,颐养安康”系列助老活动。

  2025年3月29日至4月5日,团队分别累计开展“鎏金岁月,箔艺生辉”非遗烧箔画制作体验主题活动、“灯影摇红,浮生若梦”非遗花草纸灯笼DIY主题活动、“百草涵心,古韵萦心”中草药香囊手工制作活动、“沧海拾贝,螺钿流光”非遗螺钿工艺趣味体验主题活动、“脉点繁星,拼锦藏忆”穴位拼图体验活动。

  三尺清风起,岁月赋鎏金

  

  3月29日,“鎏金岁月,箔艺生辉”非遗烧箔画制作体验主题活动伊始,青圆医普团队负责人郭洪彬为在场老年人进行健康科普,讲解了三高对于中老年人的危害,并就三高问题的预防给出了饮食、生活、运动等诸多方面的建议。

  随后,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成员胡蝶为大家亲切介绍了烧箔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向在场中老年人展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魅力。通过讲解,极大提高了中老年人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为未来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负责人谢阿依随后向各位参与人员讲解展示了烧箔画的制作流程,并就烧箔画的制作依次进行指导,她表示:“社区的居民朋友们都很厉害,往往一说他们就能理解我的意思,最后展现出来的效果也非常好。”

  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成员李桦熔表示:“这是一次很有趣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觉得很开心,既提升了我自己的能力,也为中老年人带去了帮助。”

  成都医学院慈晏行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宋佳林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我一直很喜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因为在这样的服务中,我能看到我们的社区居民实实在在的样子,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的文化传承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本次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极其深刻的一次非遗体验,向各位中老年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出中华民族新时代青年的传承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中,团队将继续为稳固文化传承,提升健康意识等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月30日,“灯影摇红,浮生若梦”非遗花草纸灯笼DIY主题活动伊始,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负责人谢阿依为参与的居民朋友们认真介绍了非遗花草纸灯笼的发源与演变,她提到:“非遗花草纸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尽己所能保护好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

  随后,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成员黄梦淇向居民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中老年人三高问题,并就三高预防给出了饮食等多方面建议,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讲解完成后,居民朋友们纷纷开始制作,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精美的作品。期间,各位居民纷纷要求希望在灯笼上写下自己心仪的祝福,他们手执毛笔,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字里行间寄予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希望。

  青圆医普团队负责人郭洪彬、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成员许诗祺、朱瑜同时帮助难以自行书写的老年人完成心中所想,将他们心中的美好书写于花草纸间。

  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先进思想,为平江路社区居民带去了欢声笑语,也极大提高了各位志愿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

  我们生在春风里,长在国旗下,要始终将基层群众放于心尖,要时刻牢记这些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老年一辈,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关心与快乐。

  珠海拾遗贝,百络通活血

  

  4月5日,青圆医普团队携手成都医学院慈晏行志愿服务队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健康行者暨青圆医普志愿服务队深入平江路乙三区与驿都锦绣社区,面向国企退休职工及社区退休老人,开展两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合健康养生知识的“助老系列活动”。活动以“脉点繁星,拼锦藏忆”穴位拼图体验和“沧海拾贝,螺钿流光”螺钿工艺制作为主题,通过代际协作与趣味实践,探索基础医学科普寓教于学服务老龄化群体的创新路径。

  在乙三区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以“拼图”为媒介,将健康科普与认知训练巧妙结合。通过讲解足三里、合谷等常见穴位的位置及保健功效,引导老年人学习基础中医知识,随后分发人体穴位拼图材料,指导其完成拼接。成都医学院慈晏行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解释当初策划此次活动的原因是拼图能锻炼脑部空间感知和记忆力,可以延缓认知老化,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增强社交联结。

  同期举办的驿都锦绣社区“螺钿流光”活动,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与银发经济发展,旨在勾起参与成员的珍贵回忆,丰富社区居民情感生活,提升老年人手眼协作能力。志愿者从螺钿技艺的千年历史切入,通过图文展示与故事讲述唤醒文化记忆。在贝壳镶嵌环节,老人们挑选五彩螺片,用镊子精细拼贴成花卉图案,志愿者则在一旁引导,提供帮助,爷爷奶奶们纷纷分享创作背后的情感故事。“制作这支秋菊发簪是怀念母亲教我养花的时光……”70岁的刘爷爷抚摸着作品,眼眶微红。

  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成员、青圆医普管理委员会委员、四川师范大学2024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李桦熔同学表示:“此次系列活动极大的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原来社区里还有这样一群被我们所忽视的老年群体。看到他们,就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爷爷奶奶,会想着他们是不是也这样慢慢迷失在岁月的人潮人海中。”

  团队将持续推进“健脑巧手,颐养安康”系列助老活动,不断深入基层社区,加强医疗基础知识科普,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发展,为提升全民基础健康水平不断奋斗。青圆医普团队将在四川省牦小玖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召福百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市龙泉驿区平江路社区的帮助下,扬帆起航,奋进勃发,助力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银发经济建设目标,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展现青年力量,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图|青圆医普 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 成都医学院慈晏行志愿服务队文|青圆医普 成都医学院慈晏行志愿服务队 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

  设计|西南医科大学青梦志愿服务队通讯员:谢阿依(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

  一审一校:阳程林(四川农业大学健康行者暨青圆医普志愿服务队)

  二审二校:李桦熔(青圆医普四川师范大学分队)

  三审三校:杜敏(青圆医普)

  编核:郭洪彬

声明 中国农村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村网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