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央企与地方融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议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与地方政府合作最紧密的企业,央企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推动央企与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央企业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力量。2021年12月,中央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召开,要求新时代中央企业发挥优势、做强做优做大、积极探索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为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建设发挥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0年,中央企业为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年完成全口径销售收入超过10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2万亿元。其中,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有714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3.7%;中央企业在全国形成了11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中央企业为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央企把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占参与定点扶贫中央单位的近1/3,结对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达到246个,占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2%。央企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资金超过千亿元,承担各类结对帮扶任务1.2万个、派出帮扶干部超过3.7万人,定点帮扶的246个重点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成效特别显著。
目前,关于扎实加强央企与地方融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央企服务地方政府能力有待提升
在参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央企应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地方政府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服务地方政府的工作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更加紧密,但在服务地方政府过程中,仍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政策了解不深入、沟通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央企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提升自身服务地方政府的能力。
二、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呈现出分散化的特征
目前,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呈现出分散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是由央企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投资,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市场化程度较低;央企与地方政府之间由于对双方市场、资源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合作意愿不强、进展缓慢;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由于部分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造成部分项目不能正常推进。
三、央企服务地方的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央企服务地方的模式是基于长期合作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以“项目化、专业化”为特征,通过“总部统筹+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合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业务领域的变化,央企在服务地方方面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
四、央企服务“共同富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从中央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模式来看,央企在参与“共同富裕”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资源投入,同时承担了大量的项目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央企在参与“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央企内部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或人员。其次,央企缺乏对参与“共同富裕”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再次,央企在开展服务“共同富裕”项目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最后,由于央企与地方政府在业务合作方面涉及到大量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产生矛盾,影响中央企业服务“共同富裕”的效果。
就目前央企与地方融合建设“共同富裕”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快的推进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发挥央企在产业布局中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产业布局方面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三个一批”建设,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培育一批新经济领军企业。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助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人才集聚方面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人才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提升。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文化引领方面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做好产业和资源对接
首先,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间建立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平台。可考虑建立以央企和地方政府为主体,以央企和地方企业为纽带,以产业对接为核心的中央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平台;其次,建立央企与地方间的产业对接机制。应积极引导央企在各地设立产业合作园区,在“十四五”期间,鼓励央企加大对各地园区的投资力度,鼓励各地园区向中央企业招商,引导中央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投资等方式,与地方共同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大型龙头企业;最后以产业融合为契机,推动央企与地方的资源对接。充分发挥央企优势,利用自身强大的产业体系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资本纽带、产业合作等方式,引导央企与地方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三、创新央企与地方合作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央企与地方合作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发展战略为重点,以实现双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央企与地方合作要以产业合作为核心,充分发挥央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积极引导和扶持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同时,地方应借助央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央企与地方合作要充分尊重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不能将政府意志强加于企业。此外,央企与地方合作要充分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和市场地位。
当前,央企与地方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与当地企业联合投资;二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设立产业园区;三是在经济发展较快、产业发展成熟的地区建立工业园区。建议中央企业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及产业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央企与地方合作的新模式。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央企与地方政府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共担机制、责任共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四、积极探索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模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
中央企业要积极探索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一是要推动央企与地方合作,共同探索国企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尤其是在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形成央企与地方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要推进央企与地方合作,积极与地方企业沟通交流,提高央企与地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三是要加强央企与地方的交流合作,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开展合作,提升双方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四是要完善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机制,形成国企和民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五是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示范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是央企的重要使命,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途径;六是要积极推进央企与地方合作的法治化建设,促进央企和地方在合作中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开展工作;七是要建立完善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五、以人才引领促进共同富裕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央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应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聚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以推动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为契机,加强与地方人才交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地方重大项目中,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中央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力度,与地方共同开展业务培训、专题研讨等活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中央企业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人才资源共享。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加大对优秀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总而言之,我们要坚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扎实有效做好央企与地方融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工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张罗平,清华大学教授;王国灿,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编委会城市高级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院资深高级政策顾问)
- 热点阅读
- 1黑龙江:对复工农资生产企业按固定用工人数进行补助!附补助条件
-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通知
- 3湖北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具体包括哪些?附最新规定!
- 4山东省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通知
- 5预计蝗灾今年6月进一步扩散!会影响中国吗?
- 6迄今最小恐龙!具体有多小?长啥样?在哪发现的?
- 7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沙漠蝗防控技术方案和监测预警方案的通知
- 8农业农村部关于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这五大主要任务!
- 9百度搜索大数据:“小龙虾养殖”搜索热度上涨57%,主产区沦陷川粤迎新机?
- 10构建“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