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浙”里取经,在长“编”出振兴路

日期:2025-09-08 17:31    
   近日,长春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草编技能培训班赴浙江省台州市、金华市开展进阶提升培训。此次培训以“向上锚定战略、向下扎根实践、向左右破界融合”为核心逻辑,通过“现场教学+实操实训+交流研讨”模式,推动学员学技艺、拓思路、谋发展,为长春草编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向上锚定战略:对标政策与先进经验

  培训紧扣国家级试点政策要求,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目标深度融合。培训首日,长春人才发展集团涉农专家服务团团长深入解读吉林省人社厅“返乡入乡创业基地”项目申报政策,为学员后续整合学习资源、谋划返乡实践项目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与申报路径。在草编博物馆现场教学环节,温岭草编代表性传承人陈真以 “草编文化与产业的差异化竞争”为主题,结合浙江草编从传统手艺到对接市场需求、融入文旅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享产业布局思路。

  参训学员表示,此前对草编学习的认知多局限于技艺熟练度提升,而陈老师的分享不仅突破‘单一技艺学习’的认知边界,更提供了依托长春本地玉米叶、柳条等特色资源建立品牌的思维方式,让大家收益颇丰。

  向下扎根实践:聚焦技艺与运营实操

  培训坚持“实践为要”,让学员在一线实操中掌握草编产业发展核心能力。在凯佩诗雅织造公司,学员走进生产流水线近距离观察草编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随后亲手参与草编虾等手工艺品制作,针对编织密度把控、造型细节处理等难题,非遗传承人现场手把手指导,助力学员逐一攻克技术卡点。

  学员孔馨怡在完成草编虾制作后,现场便决定将这一兼具趣味性与文化性的手工技艺引入其研学项目,她认为该技艺能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手工艺魅力,非常适合作为中小学非遗文化实践内容。

  在临海市蓬街镇草编基地,学员系统学习回型勾拧法、绞缠法等名牌同款包制作技法,完整完成从原料筛选、预处理到成品编织的实操全流程;同时围绕工坊“订单生产+村民就业”运营模式展开调研,详细了解订单获取、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切实掌握“技艺转化为收益”的实践方法。

  经过多环节实操学习,学员已熟练掌握草编基础制作技艺与核心技法,可独立完成草编虾、基础款编织包等作品。为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创作热情,培训现场组织草编作品评比活动,评委围绕作品编织精度、创意呈现、技法运用等维度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向左右破界融合:跨界借鉴与资源联动

  培训打破“草编单一领域”局限,通过跨产业观摩、跨地域交流实现破界融合。在金华市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学员实地学习传统养殖业向“网红打卡地+消费品牌”转型的创新经验,重点关注“沉浸式体验设计”“IP文创融合”“农产品溢价”等跨界思路,进一步拓宽长春草编产业发展视野。在游埠古溪水韵风情共富带,学员深入研究“早茶文化带动文旅融合”模式,结合长春本地民俗特色,探讨草编技艺融入节庆活动、旅游场景的可行路径。

  “此次浙江之行不仅提升了草编技艺,更打开了产业发展思路,后续计划探索长春草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点,助力本土草编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学员在交流中表达了将所学转化为实践的规划。

  从政策解读到技艺实操,从文化交流到跨界借鉴,参训学员带着浙江经验与实践思路满载而归,必将推动草编产业成为长春乡村振兴的特色引擎,让“浙”里学到的经验,在长春的土地上“编”出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振兴新图景。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

图文资讯
三农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