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成“流量密码”。走进会展中心“长春市学用贯通试点成果展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乡土情怀与市场思维的融合扑面而来。展品按“传统工艺、粮油作物、特色养殖、果蔬及特色食品”四大核心领域分区陈列。
传统新生,匠心传承。学员孙维利的葫芦展位前围满观众。“过去葫芦多是‘刻福画祥’,现在我通过烙绘把历史民俗故事和花鸟鱼虫刻在上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展示的辽南民俗葫芦雕刻摆件,已经收到多家经销商合作意向。
特色养殖展区同样人气爆棚,伟超鹿业养殖场带来的生态鹿产品以其天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我们将学到的科学养殖技术和品质管控知识运用到实际养殖中,从鹿的饲料搭配到生长环境管理都严格把控,这样产出的鹿产品才更有保障。”学员杨伟明介绍道,如今他们的鹿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这些学员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派,而是带着问题去学、带着成果回来发展的实干家。
齐顺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在培训参观绿色农场的过程中深受其启发,回长春之后发起了“小饭桌计划”,让农场种植的绿色玉米、土豆、西红柿直接送到小孩子的餐桌,搭建起田野与家庭厨房的桥梁。
一人强带动一方富。景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林带着糙米煎饼亮相莲花山展区,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景林种植是一家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农业合作社,主营玉米、水稻种植销售及农机服务,这次推出的杂粮煎饼是2024年创新生产的项目,原材料全部由自己种植,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胃肠的功能。他特别分享了参加培训学习后的收获:“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公司正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不断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品尝美味、营养、健康的鲜菜新产品,让入股的乡亲增收致富。”
据悉,长春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重点围绕“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打造跨专业、跨产业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化整合资源、市场化激活培育效能、生态化构建反哺闭环,通过领军人才返乡带教、领头发展,有效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学员张克岩在第九届吉林省农村创业项目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他的创业历程就是领军带动作用的生动体现。2005年退役后带着乡愁返乡创业,却在初期遭遇“农业小白”的困境——百余棚香瓜蔬菜因市场滞销亏损300余万元。在“学用贯通”的课堂与实践中,他系统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电商营销与产业管理知识,创新实践“公司+农户+N”模式:公司发包大棚给村民,统一提供种苗、技术与服务,农户专注标准化生产,公司负责品牌运营与渠道拓展,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实现企农双赢。他还敏锐捕捉农旅融合机遇,在裴家村晟裕生态园打造集研学、采摘、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同步组建近百人的电商直播团队,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塑造出可复制的“裴家村休闲农业模式”。
张克岩深知分散农业主体的发展痛点,他牵头成立 “吉林省新农人联盟”,编制产品目录、设立展销中心、组建电商学院,通过集采统销聚势赋能,助力吉林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与长春人才发展集团通力协作,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深度赋能,培养更多学员成长为产业带头人,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