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嗍”出产业链,“粉”出新格局

日期:2025-04-28 11:30    
   机器轰鸣,螺香四溢。透明隔断玻璃后,一条条高速运转的包装线延伸至视野尽头,身着洁白作业服的工人分拣、称重、装袋,一袋袋螺蛳粉精准有序地输出,酸香扑鼻而来。

  作为“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活动的第一站,记者走进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一线车间,实地调研这家代表柳州螺蛳粉产业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龙头企业。在这里不仅看到了螺蛳粉的“前世今生”,也深切感受到柳州何以“小品类”撬动“大产业”

  “这条是柳州目前最长的螺蛳粉外包装生产线,单日最大产能可达150万包。”讲解员何诗敏指着车间内全长150米的流水线介绍道。“从原料预处理到杀菌包装,再到全流程质量追踪与云端数据监管,螺霸王构建起完整而严谨的标准化工业体系,该车间日均产能已达150万包,产品销往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何诗敏说。

  据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螺霸王已自建拥有1200亩大米基地、650亩豆角基地、11000亩酸笋基地、50万羽鹌鹑养殖基地、150万棒木耳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构建起覆盖主要配料的种养网络。企业还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吸纳超千人就业,实现了原材料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值、农村增益的多重成效。

  螺霸王的发展,是柳州螺蛳粉产业从传统作坊走向现代工业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企业通过完善生产流程、引入智能化设备、拓展多元化渠道,实现了地方小吃向标准化、规模化产品的转型。而与之相呼应的,是柳州市层面对整个产业的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近年来,柳州以一碗粉为引,持续加快构建覆盖原料种养、集中加工、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条,推动螺蛳粉从“街边美食”迈向“支柱产业”。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政策支持,从龙头企业培育到区域品牌打造,柳州市围绕螺蛳粉产业逐步构建起以产业为主轴、以协同为路径的发展格局。在推进路径上,柳州并未止步于“嗍粉经济”的表层,而是着力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使螺蛳粉成为联动三产、促进城乡融合、拓展内外市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悉,2024年,全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69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收入193.7亿元。螺蛳粉这一单品,已不仅是地方风味的代表,更是柳州现代产业体系中带动力强、成长性高的重点板块,成为观察这座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的重要窗口。(王琛)

  (以上三张均为打包车间)

  (螺蛳粉文化馆内螺蛳粉展示区)

  (螺蛳粉文化馆对螺蛳粉生产量及销量的实时展现)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