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惠州:“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发展特色产业

日期:2018-08-30 16:25     来源:惠州日报    

在惠州市罗浮山澜石村红花坑村民小组,几乎每家每户都开起了农家乐或者土特产店,形成“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的特色产业模式,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收入也不断增加。这是博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博罗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一重点,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旅游+”“文化+”,从而为乡村和村民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村民洗脚上田搞起旅游业

走进罗浮山澜石村红花坑村民小组,只见这里建起了整齐划一的商业街,老旧房子改造成民宿,实现了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

原来,近年来,红花坑村民乘着罗浮山景区发展的东风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纷纷洗脚上田搞起了旅游业。

村民黄新妹就是其中一个。目前,她和家人在红花坑村民小组经营了一家餐饮民宿。她以前经营一家小餐馆,后来村里搞新农村建设,对村容村貌、商铺进行改造,她便把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增加两层作为民宿,实现餐饮民宿一体化。如今,她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据了解,近年来,该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主动拆除6000平方米棚屋,统一规划成3万平方米商业区,共建成75间3层门店,形成了集餐饮、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新农村产业集聚区。目前,二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建设。接下来,该村将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全村发展,加强对边缘地带重新进行规划打造,让产业更加兴旺,村民生活更加富裕。

在博罗县泰美镇罗营村,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也正是如此,美丽罗营成为游人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近年来,该村依托象头山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特色农业。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锦华说,这些年,村里依托生态资源,引导村民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随着游客逐渐增多,罗营村陆续规划建设了农家乐近10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多元,不少村民由此走上了致富路。

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21亿元

据了解,为加快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博罗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实施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等“四变”工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富民兴村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同时,不少农民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从单纯的种菜、种果等,摇身变为“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和农家乐,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从而觅得更宽广的致富之路。

据初步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50万人次,增长52.2%;乡村旅游收入21.04亿元,增长55.9%;乡村旅游人均消费601元,带动4.2万人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兴旺发展,吸引27819人返乡创业就业,其中创业2179人,就业25640人。全域旅游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接下来,该县还将通过发展农业观光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与农业、教育、中医药、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从而促使产业兴旺发展。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种植大户,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其中,延长种养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优大米、茶叶、酥醪菜、福田菜心等传统产业,做强荔枝、龙眼、葡萄、火龙果等特色水果,做精中药材康养类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罗浮山”牌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打造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行区和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具备本土特色的交叉融合发展区。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