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奶牛焦虫病的防治措施

日期:2019-05-07 16:44     来源:养殖网    

中国三农网讯:

 

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本病由蜱传播,又称为蜱热。病牛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此病为红尿热。

 

 

  

 

病牛发烧,体温为40℃~42℃,早轻晚重,类似热性病或感冒症状,同时伴有咳嗽,下卧时呻吟,一般病程较长,后期乳房及乳头黄亮,眼结膜发黄,血液清淡、稀薄,小便发黄,体表淋巴结肿大,间歇性拉稀。

 

(一)治疗:对初发病或较轻的病牛,药物治疗;对重症病例,同时采取强心、补液等对症措施。

 

对初发病或较轻的病牛,用贝尼尔 (血虫净),将1瓶(含1克重)药粉用蒸馏水或其特定稀释液30毫升稀释后,肌肉注射,牛每100公斤体重用0.5瓶,隔日肌肉注射1次,连续注射3~5次。也可用黄色素静脉注射,成年牛一次用量为40~50毫升,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5天。若将这两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佳。同时,要配合必要的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用5%的葡萄糖溶液2000毫升,生理盐水2000毫升,安钠咖40毫升(4克)、安乃近5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40毫升(4克),规格为8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20支,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天。

 

病牛严重贫血时,可给其每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2毫克,必要时进行输血,每次500~1000毫升。用圣愈汤(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各50克)治疗牛焦虫病贫血效果较好。也可用鲜黄花蒿2.5公斤或干黄花蒿0.5公斤,用凉水调服。对病牛要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草饲料,以 增 强 营养。

 

(二)灭蜱阻断传播,有计划、有组织地消灭牧场及牛舍的蜱。可用蝇毒磷水溶液喷洒或药浴。

 

(三)定期药物预防,对于放牧牛或新引进牛,以及本地有流行的,在发病高峰期,每隔15天用强化血虫净预防注射1次,按2毫克/公斤体重,配成7%溶液,肌肉注射。

 

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奶牛**易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因此一定要重视牛焦虫病的预防。

 

以上消息由中国三农网为您报道,更多消息请您继续关注中国三农网

 

原标题:奶牛焦虫病的防治措施|防治奶牛焦虫病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