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鸭瘟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日期:2019-04-26 15:59     来源:农业门    

    鸭瘟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早在1923年Baudet氏在荷兰首次发现本病,直到1940年Bos氏首次提出鸭瘟的名称,并确认是一种不同于鸡瘟的新病毒病。以后在欧、美各国均有本病发生的报道。鸭瘟在我国流行的正式报道是黄引贤1957年在广东首先提出的,随后武汉、上海、浙江、江苏、广西、湖南和福建等地陆续发现。病原为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属(Herpesvirus)中的滤过性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180nm,有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病毒在病鸭体内分散于各种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

鸭瘟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鸭瘟的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3~5d,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d。病初体温升高达43℃以上,高热稽留。病鸭表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常以双翅扑地行走,走几步即行倒地,病鸭不愿下水,驱赶入水后也很快挣扎回岸。鸭瘟主要传染方式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带毒鸭.本病目前尚无**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预防为主.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一:鸭瘟症状,病初体温急剧升高,呈现稽留热,多数病鸭体温稽留在43-43.8℃,持续达44℃以上,体温升高,并稽留至中后期是该病非常明确的发病特征。病鸭精神不振但仍然可以戏水,食欲开始减少而多饮水,排泄物稀薄呈黄色或灰白色。 二:潜伏期,人工感染成年鸭的潜伏期一般为48-96h(**短36h,**长192h),其潜伏期的长短,依不同毒株毒力的强弱而有差异。 三:特点,一般呈现急性经过,病程一般为2-5天,也有的病程急骤、死亡极快。尸体剖检时可见泄殖腔中有外形完整而未及产出的鸭蛋,少数病例呈亚急性过程,拖延多天。 四:鸭瘟病理变化,病鸭眼中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下眼睑结膜常有出血斑点,以泪管口的周围**为明显。少数见头部皮下水肿,拔去毛后皮肤有出血斑点,严重者变成坏死病灶,鸭瘟病理反应因品种、年龄、性别、易感性、感染阶段、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五:部分病例在心冠沟脂肪有小出血点,但心外膜出血较为多见,肝脏有时见到在少数坏死灶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口腔和食道有小点出血,腺胃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有时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环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

原标题:鸭瘟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养鸭技术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