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杨梅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日期:2019-03-15 13:21     来源:耕种帮种植网    
  杨梅褐斑病又叫杨梅炭疽病,属于真菌病害,杨梅褐斑病有哪些危害?杨梅褐斑病是由什么引起?杨梅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以下三农网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杨梅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一、杨梅褐斑病症状及危害
  杨梅发病褐斑病后,**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园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
  发病中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杨梅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二、杨梅褐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褐斑病的病菌在病树的病叶中或随病落叶在地面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释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片的气孔或伤口侵入后,经3-4个月的潜伏期于8月中旬显症,进入10月下旬病斑扩展很快,病情不断加重,出现落叶,11—12月进入落叶高峰期。一般褐斑病每年发生1次,没有再侵染。
  2、雨水的多少,跟褐斑病有很多的关系,雨水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
  3、由于果园土壤瘠薄、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树势衰弱,容易发病。
  4、由于果园排水不良,造成园内湿度高,易引发褐斑病的发生。

杨梅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三、杨梅褐斑病防治方法
  1、对果园增施优质有机肥、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并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2、果树应合理进行修剪,剪除枯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杨梅园湿度,可减少发病。
  3、在病害高峰期后,及时扫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
  4、在杨梅越冬之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可喷洒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自己配制的1∶2∶200倍式波尔多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50倍液、80%锰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1%甲霜·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杨梅春梢后熟期和采收后各喷1次;如重病园在3个防治关键期各防1次,**严重园在春梢后熟期防2次,其他关键期各防1次,然后再在8-9月各喷1次。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三农网感谢您的支持。

原标题:杨梅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杨梅病虫害防治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